光明与幽暗

楼主

一得
一得70岁169cm甘肃 兰州

发布于2012-06-13 23:00

人的自然属性,原本就很容易有意无意地给自己和他(她)人制造光环,光环是人希望如是但又不是或难以完全如是的明亮度。人其实都是残缺生存的,都是有幽暗性的,光环是人希望驱除自身的幽暗,或掩盖自身的幽暗,或置换自身的幽暗的产物...
幽暗不等于虚假,但却与虚假是孪生兄弟。人的虚假有两种类型,一是刻意作假以谋取个人私利;另一种是真诚地想作好人,想作善事,但又作不到或者不能完全作到,于是有时不自觉地把想象的自己当作真实的自己,这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,往往使人感到虚假,但这类的虚假,很有其积极意义,就像有人长期带着一个可以塑形的假面具,一开始,他(她)知道自己不比假面具美,但他(她)坚定地以持之以恒的努力,强烈地盼望自己渐渐接近这个比自己美的假面具,这样一个目标,会使他(她)真的越来越像假面具。久而久之,当他(她)摘下假面具后,人们惊讶地发现,他(她)和假面具竟是如此相像!在此意义上,这就不是虚假,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动态差距。这个差距人皆有之。
与这个动态差距相关联,人的自然属性,对事实是选择性陈述的,光明的一面,即公开;幽暗的一面,暂隐之,谁也不会在这里说,“我这人自私又自义,千万别与我交往!”事实上,人都会有点自私有点自义。只要他(她)的隐匿不损人利己,完全可以宽容尊重,即使看破也无须说破,这应是爱人如己的态度...
此外,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差异,常常加强幽暗与光明的对比,并凸显自由与限制的矛盾,这是人生来就无法避免的处境。
光明与幽暗,自由与限制,人就是在此悖论中生活;人能作的,就是尽可能准确把握二者间的平衡点,在与人交往中,尤其是在感情生活中,承认自己和对方的缺失性,从而完整地接纳自己,也完整地接纳别人。
“己欲立,立于人,己欲达,达于人;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孔子的这话,或可为上述文字画句号。

喜欢(3)
分享:

发表评论(2)

22022-09-01 15:53
海星星
海星星70岁165cm山东 青岛

是人都有明的一面和暗的一面,不过两方面的比例因人而异。或偏明或偏暗而已。不过,人们在寻找配偶时,往往喜欢展示自己的明面,隐匿自己的暗面。这是可以理解的,与欺骗无关。比如动物求偶也是展示自己或美丽(比如孔雀开屏)或强壮(比如通过雄性动物角逐以争取王位)的优势一面。不过虚假的或夸大其词的表述又与“展示自己的明面”不相关了。所以,在佳缘上认识的朋友,就必须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了。

12016-08-25 21:44
雪莲
雪莲62岁162cm山东 烟台

精彩的言论!揭示了真实的人性!既然是人的共性,就该得到大家的宽容。

公告

缘分圈是一个真诚友善的情感交流互助平台,我们希望每一个话题都有轻松的讨论,积极的观点。

缘分圈不欢迎以下内容

1、不文明的语言,表达或激发仇恨的言论,将被删除。

2、涉及政治问题及不适合公开讨论的敏感内容,将被删除。

3、涉及民族、种族、宗教信仰、性取向、性别、文化、阶层、职业、年龄等含有歧视、误导等的内容,将被删除。

4、散布淫秽、色情、赌博、暴力、凶杀、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,将被删除。

5、涉及个人隐私,相关人要求删除。

6、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。

TA们都关注该话题(3人)

话题状态

最新活动2022-09-01 15:54

被浏览56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