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做事,道在其中

楼主

xfwjr
xfwjr71岁163cm四川 成都

发布于2010-12-19 18:11

孟子云: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!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,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存道者,天助、地助、人助矣!当今社会,物欲横流,利益为先,在人们匆忙的步伐里,很难找到天地、良心,更有甚者,面对别人的良知,加以调侃奚落,真让人感叹指黑为白的悲哀!物质文明的进步,难道就是要以人们精神的的匮乏为代价吗?难道物质我们通过努力改善了,心灵却退步了吗?
想起古时的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那时的社会持序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,是靠什么来维持的呢?是怎样达到那么井然太平的状况?究其所以,大概应该归功于,古人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的作用吧,欲成事,先学做人,这是古人一直推存的标准。看看现在,人们的防盗门加厚了,还要加层,惟恐不够结实;出门在外小心又小心,还是一样有被上当受骗。记得半年前出门在外问路,也要靠花钱才能办到,并且你所想去的地方哪怕就在你眼前不足50米远,不花钱,也不会告之,收费者还美其名曰,现在是信息shi代,我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,告诉你了,我们到那里挣钱去!一听似乎说的有道理,可是仔细琢磨,就觉得离奇,难道离开这个取财之道,你就没有可以挣钱的方式了吗?国人,千百年来传统的美德那里去了,乐于助人的精神那里去了?
做人存其道
孔子曾说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”!可我们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,阿谀奉承、拍马屁,更有甚者,‘笑贫不笑娼’,良知、道义均被国人自私和贪欲之心吞噬。靠不正当方式获取财物并且悠闲自得的享受着,没有一点愧疚与自惭之人比比皆是。是不是这个社会的是非评断标准已经悄然地在发生了改变?颜回安贫而乐道,成为后世美谈,也成为人们教育后辈的典范;俞伯牙摔琴谢知音,没有他俩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的相互信任和交流,就不会留下这个美好的万古流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人故事;曾国藩对‘三习一弊’(三习:其一,耳习,喜谀而恶直;其二,目习,喜欢看到柔顺和谄媚;其三,心习,喜欢绝对的服从,不允许哪怕稍微的忤逆。一弊,喜小人而厌君子)的推崇,折射出这位同治‘中兴’功臣的‘修身治国’和时政弊端,为他树立良好的威信,建立不朽的功勋打下了基础。
为人,要有底线,要有原则。‘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’,古人总是把个人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的。做人,存其道,才能谈其事。大学毕业时,老师为我写下寄语:守道才茂,永远幸福!那个时候,年少不懂,不能理解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,踏入社会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,道在其中,方能枝繁叶茂,兰心慧智,才能够谈其做事成事。
做事取其道
人生天地间,无非为财、为名、为义!而要达到这些目的,都需要靠成事来完成,那么在这成事过程中,不同的人,就选择了不同的方式,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,真可谓缪之毫米,失之千里了!有的成为千古英勇,而有的则沦为千古罪人,究其原因,根本上就是成事之中,是否取其道也。道在其中,坦荡荡而存大气,道离其中,一团乌烟瘴气。明朝朱见深shi代,各路邪派滋生,后派、仙派、春派、混派、监派,统领朝纲,天下一时大乱,致使明朝史上出现朝不朝,民不民的最为混乱无章的现象,直至朱佑镗登基,清除各邪派,继而奋发图强,才终迎来明朝太平盛世的到来。这从一方面说明当朝皇帝软弱无能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做事背其道,私心、利益心、贪婪心驱使所致。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!董仲舒说:“天之生人也,使人生义与利,利以养其体,义以养其心,心不得义,不能乐,体不得利,不能安。”故,如果在义允许的范围内取利,那是再好不过的了,如若不能,还是应该舍利而取义(这里所谈到的义也就是道也)。这里仅谈到舍利取义,而文天祥、苏武更是舍生取义的典范,足以让后世的我们永远歌功颂德,将其视为我们学习的典模。
天下世人,若都能做到做人、做事,道在其中,那么我们的社会离和谐社会就不会太远,我们的生活离真正的快乐也就不会太远矣!

标签:
喜欢(0)
分享:

发表评论(0)

公告

缘分圈是一个真诚友善的情感交流互助平台,我们希望每一个话题都有轻松的讨论,积极的观点。

缘分圈不欢迎以下内容

1、不文明的语言,表达或激发仇恨的言论,将被删除。

2、涉及政治问题及不适合公开讨论的敏感内容,将被删除。

3、涉及民族、种族、宗教信仰、性取向、性别、文化、阶层、职业、年龄等含有歧视、误导等的内容,将被删除。

4、散布淫秽、色情、赌博、暴力、凶杀、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,将被删除。

5、涉及个人隐私,相关人要求删除。

6、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。

TA们都关注该话题(1人)

话题状态

最新活动2010-12-19 18:11

被浏览2598

相关话题